內容
- 前言:看不見的戰場,藏在每一筆區塊鏈交易背後
- 什麼是 MEV
- MEV 對用戶的影響:你的資產正悄悄地被吃掉
- 當前市場應對 MEV 的四大策略
- CoolWallet MEV 保護機制:守護你的交易不被剝削
- 結語
- CoolWallet MEV 保護功能常見問題

前言:看不見的戰場,藏在每一筆區塊鏈交易背後
在區塊鏈上操作似乎很簡單: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換幣、參與熱門 NFT 鑄造,只要點擊確認,接著等待交易完成就好。但你知道嗎?當你按下按鈕的那一刻,其實已經把交易送進了一場激烈卻隱密的排序戰爭。
這場戰爭的名字叫作 MEV(Maximal Extractable Value,最大可提取價值),指的是區塊生產者,像是礦工或驗證者,透過調整交易順序、插隊或延遲其他人的交易來謀取額外利潤的行為。MEV 不是漏洞,而是區塊鏈設計中的灰色地帶,雖然合法,但對一般用戶極為不利。
根據 ZENMEV 的統計,自 2020 年以來,全球區塊鏈上的 MEV規模已從不到 1 億美元迅速攀升,至 2024 年底累積突破 11 億美元,形成一個實質存在的鏈上灰色市場。其中以以太坊為主要戰場,三明治攻擊就佔了所有 MEV 行為的約 66%,多數用戶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早已成為套利機器人的獵物。。
當你的交易沒有受到保護時,你可能會付出看不見的代價,可能是用用更高的價格買進、以更低的價格賣出,甚至錯過原本精準計算的操作時機,只因為你成了別人的套利目標。
好消息是,越來越多錢包開始正視這個問題,CoolWallet App 率先推出 MEV 保護功能,幫助用戶在鏈上操作時避開潛藏的風險。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 MEV 的本質與風險,並探索區塊鏈社群與錢包開發者如何透過各種創新機制設計「MEV 保護」,讓你在鏈上的每一步,都能走得更安心。
什麼是 MEV
MEV(Maximal Extractable Value,最大可提取價值) 指的是區塊鏈參與者,包括礦工、驗證者、以及專門的 MEV 搜索者(Searchers)等,透過操控交易排序、插入自身交易、甚至排除他人交易,從中獲取額外利潤的行為。
這類行為的根源來自區塊鏈的基礎設計,在交易被正式打包進區塊之前,會先進入一個稱為 mempool(交易池,或稱記憶池) 的公開等待區。任何人都能預先觀察這些尚未上鏈的交易內容。雖然這種機制本意是透明與開放,但也讓擁有資源與技術的參與者得以部署機器人,,在鏈上實施高頻且複雜的套利策略,尤其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應用中特別常見。雖然部分 MEV 操作如套利有助於市場效率,但也有許多手法會造成用戶滑點加劇或損失交易機會。MEV 常見形式可分為以下幾種:
套利交易(Arbitrage)
這是最早出現的 MEV 形式。MEV 參與者會發現不同交易所(如 Uniswap 與 Sushiswap)之間的價格差異,並在同一區塊內低買高賣,從中無風險獲利。這類操作雖然也算是 MEV,但對市場整體而言具備正向作用,有助於價格趨同與流動性平衡。
前置交易(Front-running)
MEV 參與者透過監控交易池l,偵測到某位用戶即將大額買入某代幣,便搶在該用戶前插入自己的交易,以更低價格先買入,等價格被推高後再出售套利。
後置套利(Back-running)
與前置交易相反,後置套利是在觀察到某筆交易影響價格後,立即緊跟執行自身交易,以利用價格變化獲利,例如搶在市場反應前買入剛被壓低價格的代幣,或搭配清算機制擷取剩餘價值。
三明治攻擊(Sandwich Attack)
這是目前最具破壞性的 MEV 攻擊之一,當 MEV 參與者觀察到用戶即將發出大額交易(例如買入某代幣),會執行以下操作:
- 在用戶交易前插入一筆自己的買單,拉高價格
- 用戶交易以高滑點成交
- 在用戶之後插入賣單,高價出貨套利
結果就是用戶無端承受更差的成交價格與滑點損失,而 MEV 參與者從中賺取價差。這類攻擊通常發生在 AMM(自動化做市商)模型的 DEX 上(如 Uniswap),對滑點容忍度高或交易額大的用戶風險更高。三明治攻擊可視為前置與後置交易的結合,是最典型的針對散戶交易的剝削型 MEV 攻擊。
清算套利(Liquidation Arbitrage)
常見於借貸協議中,由於清算多採先到先贏或固定獎勵機制,搜尋者與驗證者會部署高速機器人競爭,讓大多數收益集中於具備技術門檻的參與者手中。當某用戶抵押品跌破清算門檻時,MEV 搜索者會爭相清算該倉位,從協議獲得獎勵(如 5 - 10%)。這類行為雖有助於協議穩定運行,但清算利潤大多集中在驗證者與專業機器人手中,對被清算者並不友善。
在以太坊、BNB Chain、Polygon 等主流鏈上,MEV 已是普遍現象,這些操作雖非傳統意義下的惡意駭入,但對用戶來說就是一場無聲的掠奪戰。最終結果可能是一般用戶用更高價格買進、較低價格賣出,甚至錯失原本預期的交易時機,而用戶往往渾然不覺。
MEV 對用戶的影響:你的資產正悄悄地被吃掉
對多數區塊鏈使用者而言,MEV 的存在是隱形的,卻可能在每一次交易中造成實質損失。由於交易在上鏈前會暫存於交易池,只要缺乏防護機制,就可能在被打包之前被觀察、重排甚至遭到剝削。
最常見的影響之一是交易滑點被悄悄放大。例如你原本預期以 100 美元買入某代幣,卻因三明治攻擊而在實際成交時付出了 105 美元。或預期以 2000 美元賣出,卻被迫接受 1950 美元的成交價。這些看似輕微的價差,長期累積下來可能對重度用戶或 DeFi 策略造成巨大損失。
更嚴重的是,有些交易甚至會直接失敗或被延遲,因為 MEV 搜索者透過提高 gas 費插隊搶先上鏈,使得原本設計好的套利、流動性提供、清算參與等行為失去時效性。這對於需要精確時機的自動化交易策略來說,是一種高度不穩定的變數來源。
最關鍵的是,這一切通常發生在你毫無察覺的情況下。表面上只是一筆滑點偏大的交易,背後卻可能已被機器人團隊多次預判、分拆與利用。
這就是為什麼 MEV 保護不再只是進階用戶的選項,而是每個鏈上參與者都該具備的基本防線所有鏈上參與者都應具備的基本防線。這不只是技術層面的挑戰,更關係到你每一筆交易,能否在真正公平、可信的條件下被執行。
當前市場應對 MEV 的四大策略
MEV Hiding(隱藏):讓交易在抵達鏈上前保持隱形
MEV Hiding 的核心理念是「不讓別人看到交易內容,就無法被剝削」,重視交易隱私性,在交易打包進區塊前隱藏交易內容與順序,阻止機器人或驗證者預先觀察並部署套利策略。這類方式統稱為 MEV Hiding,核心技術就是私有交易池(Private Mempool)。
在一般公鏈上,交易送出後會進入交易池,被所有節點廣播與觀察。這雖然提升透明度,卻也讓 MEV 搜索者可以部署機器人即時偵測、插單、重排順序。透過私有交易池,使用者的交易不經過公開廣播,而是直接發送給特定的區塊建構者(Block Builder),在上鏈前不經過公開廣播,從根本上切斷機器人觀察與搶單的可能性。
私有交易池的出現,已成為高頻交易者與 DeFi 策略用戶的基本防線。例如廣為人知的私有池 Flashbots Protect,累計保護超過 430 億美元 的交易,成為對抗三明治攻擊的主流工具之一。
MEV Minimisation(最小化):讓套利機器人無路可走
MEV Minimisation 的核心理念是「從協議層就封死 MEV 發生的可能性」,透過設計讓機器人無利可圖,自然無從介入。
最具代表性的做法是 Cowswap 採用的「批次競價(Batch Auction)」機制。系統會將一段時間內的所有交易彙整成一個批次,以單一價格統一處理,讓每筆交易在相同條件下執行。這等於從根本上消除交易排序的空間,也讓前置、後置、三明治攻擊失去操作基礎。
這種設計邏輯與傳統交易所講先搶先贏的撮合模式不同,反而更像固定頻率的同步清算,減少速度競賽、還原市場公平性。然而缺點是會導致交易執行延遲,並不適合對延遲敏感的應用。
目前 Cowswap 的累積成交金額已突破 100 億美元,驗證了這類機制在實務上不僅可行,更逐漸成為 DeFi 協議中具代表性的 MEV 防線。
MEV Exploitation:與其制止,不如治理
MEV Exploitation 的核心理念是「既然無法消除套利,不如將其納入制度治理」,透過競價機制讓排序權與區塊空間變成可公開競爭的資源,減少黑箱操作與掠奪性,並將獲利透明地回饋給驗證者、節點與社群 DAO,提升整體系統的穩定性與公平性。
以 Solana 的 Jito 為例,採用每 200 毫秒進行一次鏈下排序競標,出價最高的交易可優先上鏈,並將小費(tip)收入分配給驗證者與 Jito DAO,形成可持續的收益循環。透過制度設計將 MEV 提取行為公開化、規範化,不僅讓驗證者與社群共享紅利,也為區塊鏈生態系注入更可預期、更具透明度的秩序。
透過這樣的設計,原本由少數人壟斷的套利權力,轉變為可預期、可分潤、可治理的公共資源。這不僅提升了鏈上排序的效率與正當性,也為區塊鏈生態注入了可持續且公平的秩序。
MEV Recycling(再分配):讓隱形支出變成社群紅利
MEV Recycling 的核心理念是「將無可避免的 MEV 提取轉化為鏈上公共財,實現共建共益」,與其讓套利利潤集中於少數驗證者或搜尋者,倒不如透過制度設計,不如透過制度設計,將這些價值透明地再分配給 DAO、持幣者與節點,建立一套可預期、具公共性質的收益循環。
以 Arbitrum 的 Timeboost 為例,該機制每分鐘拍賣一次 200 毫秒的「快車道使用權」,採用密封式第二價格競標。就像超市的 VIP 結帳通道,出價最高者可優先結帳,快速完成交易。MEV 搜索者不再依賴 gas 價格競爭,而是根據 60 秒內的市場預測策略性出價,爭取區塊排序優勢。
這樣的機制顛覆了傳統的套利模式,也讓高頻搶單轉為可控且制度化的競爭。快車道使用者能有效避開三明治攻擊等剝削行為,而頻繁輪替的拍賣設計則抑制了壟斷與聯盟風險。更重要的是,Timeboost 將高達 97% 的拍賣收益回饋給 ARB DAO,預估每年可為社群創造近 3000 萬美元 的治理資金,成功將 MEV 從無聲的鏈上稅,轉化為可治理的社群資源。
儘管這些機制仍在演進,但它們已為 MEV 轉化為公共紅利開闢了具體路徑,讓原本黑箱操作的區塊空間競爭,邁向更透明、更可治理的正向循環。
CoolWallet MEV 保護機制:守護你的交易不被剝削
CoolWallet 攜手 Merkle 推出 MEV 保護功能,透過私有交易池(Private Mempool)技術,為用戶提供交易隱私與防禦 MEV 攻擊的防線。此功能可避免交易資料在公開交易池中被機器人監控與重排,有效防止如三明治攻擊等常見的剝削行為。
無論你使用 CoolWallet Pro、CoolWallet S、CoolWallet Go,或熱錢包 CoolWallet HOT,都可啟用此功能。
啟用後,交易內容在上鏈前會保持加密狀態,僅特定區塊建構者可見,確保交易優先順序與安全性不受干擾。
如何使用 MEV 保護功能
在CoolWallet App的交易確認頁面上,點選右上角的MEV保護圖示。當在 CoolWallet App 的交易確認頁右上角,可見到「MEV 保護」符號。當看到盾牌圖示顯示綠色,代表 MEV 保護已成功啟用,此時交易將透過私有通道發送,顯著降低遭遇 MEV 攻擊的風險。

⚠️ 注意事項:啟用後,交易會先進入私有交易池,因此在 pending 階段將無法於區塊鏈瀏覽器查看,僅在成功上鏈後才會顯示。
目前支援網路包含 Ethereum、BNB Smart Chain (BSC)、Base。
結語
透明不等於公平,保護自己才是 Web3 真正的自由。
區塊鏈雖以公開透明為設計初衷,卻也讓交易排序成為被利用的灰色空間。MEV,這個看不見的鏈上戰爭,正悄悄從你的每一筆交易中抽取價值。
但好消息是,用戶不再只能被動承受。從私有交易池到批次競價,到制度化競標與再分配機制,區塊鏈社群與錢包工具正攜手找回公平。CoolWallet 推出的 MEV 保護功能,正是這股改變的實踐者之一。
當我們理解了 MEV,也就有能力對抗它。選擇具備防護機制的工具,不只是保障資產安全,更是在守護區塊鏈應有的去中心化與秩序。
CoolWallet MEV 保護功能常見問題
Q1. 什麼是 MEV?為什麼我要開啟 MEV 保護?
MEV(最大可提取價值)是驗證者或機器人透過重排交易順序,從中套利的行為。若不開啟防護,你的交易可能被插隊、包夾,導致價格變差或交易失敗。開啟 MEV 保護能隱藏你的交易內容,避免這類攻擊,守住每一筆資產。
Q2. 開啟 MEV 保護後,我還能在區塊鏈瀏覽器看到交易狀態嗎?
開啟後,交易會先進入私有交易池,直到成功上鏈才會顯示在區塊鏈瀏覽器中。因此,你無法看到尚未處理完的交易,這是為了防止交易在未上鏈前被觀察與搶單,是保護隱私的設計之一。
Q3. MEV 保護功能支援哪些網路?
目前支援 Ethereum、BNB Smart Chain (BSC)、Base。
分享:
CoolWallet Go 備份機制
【重要公告】 CoolWallet S 即將停售, 用戶權益不受影響